聊聊刷牙那点事
2025-08-12 11:08:23牙体牙髓病科 图文/刘勇
一、刷牙前的准备工作:
1.牙刷选择标准及类型
(1)刷毛材质与硬度
优先选择尼龙软毛牙刷(直径≤0.18mm),刷毛尖端需经过磨圆处理,既能有效清洁又避免损伤牙龈。牙龈敏感者应选用超软毛牙刷(如牙周病专用刷),普通人群可选择中等硬度刷毛。
(2)刷头大小选择
成人牙刷头长度应覆盖2~3颗牙齿(约2.5cm),儿童需选择对应年龄段的迷你刷头。特殊形态刷头如波浪形或菱形设计能更好贴合牙面。
(3)附加功能考量
防滑手柄符合人体工学,电动牙刷需关注振动频率(31000次/分 钟为宜)。正畸患者应选用V 型凹槽牙刷,牙缝较大者可配合牙间隙刷使用。
2.牙膏功能与选择要点
(1)基础成分解析
含氟牙膏(氟化钠/单氟磷酸钠)浓度应为0.1%~0.15%,可促进牙釉质再矿化。儿童需使用低氟专用牙膏(500ppm 以下)。
(2)功效型选择策略
抗敏感牙膏含硝酸钾或精氨酸等抗敏感成分,牙周炎患者可选用含氯己定成分(使用不超过两周)的牙膏。美白牙膏需含水合硅等温和研磨剂。
(3)特殊注意事项
孕妇宜选无人工香料牙膏,糖尿病患者可选用含芦荟成分产品。不建议长期使用同一品牌牙膏,抗菌型牙膏应与其他类型交替使用。
3.工具准备与环境设置(如镜子、水杯)
(1)辅助清洁工具
配备牙线(扁平型更适合新手)或冲牙器,舌苔刷应选择医用硅胶材质。建议配置2分钟沙漏或电动牙刷计时功能。
(2)环境优化要点
使用防雾浴室镜确保可视性,水温应保持在30-35℃避免刺激牙神经。准备专用漱口杯,保持干燥区域存放牙刷。
(3)体位与照明
采用自然光或白光照明(≥500lux), 站立刷牙时保持背部挺直。行动不便者可准备座椅,儿童需配备防滑脚踏凳。
4.早晚刷牙建议
(1)晨起刷牙要点
起床后30分钟内完成,重点清洁夜间形成的菌斑生物膜。建议采用改良Bass法,前牙区需额外增加15秒清洁舌侧面。
(2)晚间刷牙规范
睡前1小时完成,持续时间不少于3分钟。应包含全口牙面系统清洁(合面、颊舌面、邻间隙),完成后不要再次进食。
(3)特殊时段建议
普通人午餐后不便刷牙时,可进行简易清洁(水牙线或漱口水),正畸患者需执行”三三制”(三餐后3分钟内刷牙,每次刷3分钟)。夜间唾液分泌减少者建议增加一次夜醒护理。
二、正确刷牙步骤与技巧
1.刷牙基本姿势和角度
(1)45度角斜放原理
将牙刷与牙齿表面呈45度角斜放,使刷毛能够深入牙龈沟(牙齿与牙龈交界处),有效清除牙菌斑和食物残渣,同时避免损伤牙龈组织。
(2)轻柔施压技巧
刷牙时需轻压牙刷(力度约200~300克),过度用力会导致牙龈萎缩或牙釉质磨损,建议用拇指和食 指捏住牙刷柄以控制力度。
(3)刷毛选择标准
使用软毛或超软毛牙刷,刷毛尖端需经过圆滑处理(磨毛设计),以减少对牙龈的刺激,同时确保清洁效果。
2.牙齿分区清洁方法
(1)外侧面清洁
从后牙区开始,以短距离(2~3颗 牙为单位)小圆弧状横向颤动刷洗,上排牙齿向下刷、下排牙齿向上刷,覆盖整个牙冠和牙龈缘。
(2)内侧面清洁
牙刷竖起与牙齿内面成45度角,上排牙齿用刷头前端向下刮刷,下排牙齿向上提拉,重点清洁舌侧凹槽和牙缝。
(3)咀嚼面清洁
将牙刷垂直于咬合面,前后短距离来回刷动,尤其注意后臼齿的窝沟点隙,这里是龋齿高发区域。
3.刷牙顺序和动作规范
(1)系统化顺序
建议按“外侧面→内侧面→咬合面→舌面”的顺序清洁,避免遗漏区域,可从上颌右侧开始,依次向左,再转向下颌。
(2)巴氏(Bass)刷牙法
采用小幅度(1~2毫米)水平颤动结合垂直拂刷动作,模拟“画小圆圈”运动,既能清除龈下菌斑,又能按摩牙龈。
(3)牙缝处理
对于拥挤牙齿或牙缝较大者,可配合牙线或间隙刷辅助清洁,牙缝清洁工具是必要的辅助清洁工具。
4.刷牙时间控制与频率建议
(1)科学计时
每次刷牙至少2分钟(每象限30秒),可使用电动牙刷的计时功能或沙漏辅助,研究表明短于2分钟无法有效清除75%以上的牙菌斑。
(2)每日频率
至少早晚各刷牙一次,午餐后漱口,睡前刷牙尤为关键,因夜间唾液分泌减少,细菌更易繁殖;餐后15~30分钟再刷牙,避免餐后立刻刷牙,特别是进食酸性或者含糖量的食物后的酸性环境会导致牙体硬组织脱矿软化,此时立即刷牙易造成牙体损伤。
(3)特殊情况处理
正畸患者需延长至3分钟/次,并使用正畸专用牙刷;牙周炎患者可增加至每日3次,配合药用漱口水。
三、刷牙后的护理及注意事项
1.口腔冲洗与牙刷清洁方法
(1)彻底漱口冲洗
刷牙后应使用清水或含氟漱口水强力漱口30秒,重点冲洗牙龈沟牙缝区域,清除残留牙膏泡沫及松动菌斑,建议采用“鼓漱法”让液体在口腔内形成涡流。
(2)牙刷深度清洁
每周将刷头浸泡在含氯己定或聚维酮碘的抗菌漱口水中5分钟,可杀灭99%的致病菌;每月用3%过氧化氢溶液浸泡10分钟分解有机残留,注意电动牙刷需先卸下刷头操作。
(3)刷头物理清洁
每次使用后用指腹逆着刷毛方向揉搓根部,清除嵌塞的食物残渣和牙膏凝结物,配合牙签或专用刷毛清洁器清理刷毛间隙,流水冲洗或者超声波清洗后甩干,保持刷毛间透气干燥。
2.牙齿清洁效果检查技巧
(1)菌斑染色检测
使用市售牙菌斑显示剂涂抹牙齿,残留粉色区域即为清洁盲区,重点检查后牙咬合面沟窝、下前牙舌侧等易忽略部位,此法尤其适合正畸患者。
(2)镜检辅助观察
配合口镜观察牙齿邻接面和龈缘,合格标准为牙龈呈粉红色无充血,牙颈部无软垢堆积,牙缝透光无食物嵌塞,必要时可辅以灯光补光检查。
3.常见错误分析及避免策略
(1)暴力横向刷牙
长期横向拉锯式刷牙会导致楔状缺损,应改用巴氏刷牙法,将刷毛与牙面呈45度角,施加约150 -200g 压力(相当于牙刷毛轻微 弯曲),使用腕部力量而非手臂发力。
(2)忽略牙龈按摩
刷牙时应有意识用刷毛侧面轻抚牙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力度以牙龈组织轻微发白立即恢复为度,可预防牙龈萎缩并增强上皮附着。
(3)过度依赖电动牙刷
虽然声波牙刷效率高,但仍需手动调整角度清洁每个牙面,避免仅将刷头静止放置在牙齿表面,建议遵循"分区、覆盖、重叠"的移动原则。
4.牙刷更换周期与存储建议
(1)动态更换标准
除常规3个月周期外,当刷毛外翻超过45度、根部出现裂纹、彩色指示丝褪色50%时需立即更换,牙龈出血患者应缩短至2个月更换周期。
(2)立体干燥存储
使用后甩干水分,将刷头朝上放置在距洗手台1.5米以上的通风处,避免马桶气溶胶污染,可选用紫外线消毒牙刷架,每周清洁消毒仓内壁。
(3)差旅防护方案
外出时选择带透气孔的硬壳牙刷盒,内置硅胶干燥剂,避免将湿牙刷直接装入密闭袋中,若连续使用超过3天应取出彻底晾晒。
最后,希望大家行动起来,每天都把牙刷得白白净净,不长蛀牙!但别忘了每6个月与你的牙医“约个会”,检验下自己的刷牙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