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畏疫情勇挑担  护佑生命冲在前

2020-02-26 00:00:00口腔颌面外科

口腔颌面外科(门诊部)作为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唯一的外科科室,任务重、风险大。在疫情防控期间,毅然承担起急诊的重要任务。科室里共有8名医生,其中5名共产党员,从春节起,科室医生每天轮流值班,冒着极大风险工作在临床一线,但没有任何怨言。他们用行动书写着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和担当。

年轻医生张茂芮是一名共产党员,今年4月份即将赴日本东京医科齿科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在疫情期间,她主动要求坚守岗位,与科室老师们一起并肩作战。2月23日,是她第六次值班,下午来了一位84岁的老婆婆。“婆婆嘴巴大张着,不能自行回到正常的位置,表情很痛苦。”婆婆年龄大,想让嘴巴尽快复位、尽快恢复正常生活,张茂芮认真检查,查看既往病例,仔细评估后为婆婆行右侧颞下颌关节复位。整个治疗过程,张茂芮都十分小心仔细,一直轻声安抚,缓解婆婆紧张的情绪。最后成功复位右侧颞下颌关节,婆婆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科室里还有博士伉俪齐上阵——毕业于德国波恩大学的博士陈俊良何芸夫妇,是科室里的医生夫妻档,同时也是共产党员。在疫情爆发后,他们夫妻主动请缨,要求承担急诊工作。2月25日,在何芸值班这天,遇到一位77岁的老人。他因右上后牙松动,进食疼痛两月后来到医院想要拔牙。但这位老人有着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支架手术后服用抗凝药)、下肢肿瘤等多种自身基础疾病,免疫力低下。若要拔牙,可能存在心血管意外、出血、感染的高风险。考虑到老人行动不便,完成基础检查后,检验科的医生亲自到三楼为老人抽血做检查,结果显示:血常规及凝血未见明显异常。何芸综合评估后在心电监护下安全地为老人拔了牙,“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解决患者病痛,这是对病人的负责!”一句简单温暖的话,用共产党员的标准践行着医者的初心和使命!

在我院动员组建抗击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后备队的当日,口腔颌面外科的共产党员带头申请,科室全员请战,要求加入奔赴支援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他们中有仍在援非的护士,也有在医联体分门诊工作的医生,他们只为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经过选拔,科室医生罗道文冯浩成为第一批抗击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后备队成员,并接受培训工作。“通过培训,我获益颇丰。充分掌握到了心电监护仪使用、吸痰、吸氧的规范操作,以及操作中我们应注意的细节。”科室党员里最年轻的医生罗道文,认为规范的操作不仅能提升病人在治疗过程中的舒适感、便于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治疗效果,还能更好地保护病患和医生!

他们不畏疫情,勇挑重担!他们护佑生命,冲锋在前!“这是一名医生的责任,更是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他们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着“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新时代医疗卫生职业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