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白衣负重,做儿童口腔的“安全卫士”——记2020年“优秀护理团队”儿童口腔科

2020-05-12 00:00:00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儿童口腔科护理团队,是很友爱很团结的一个护理团队,目前我们共有护理人员九名。”
在与护士长刘红艳谈话时,笔者仿佛穿梭了时空,感受到了她们不惧艰辛、坚守岗位的决心;看到了她们身穿隔离服,汗湿衣襟的模样。这世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优秀护理团队,名不虚传!趁着“5.12护士节”这场东风,让我们走进她们的世界,领略她们的医学信仰吧。
义无反顾,备前线之战
二月份之前,医院收到了省卫健委下发的组建援鄂医疗救治后备队的任务。疫情无情,人间却有大爱。这场与病魔抗争的战场,有人挺身而出,有人逆流而上!

据了解,共有三名儿童口腔科护理人员报名加入此次救治后备队。二月份,在大家隔离在家时,她们告别家人,提前回到医院参加培训,为时刻出发援鄂做足准备。

“虽然最终因为疫情缓解,我们没能去到一线,但这次培训经历却弥足珍贵。因为在疫情最严重之时,我们以实际行动为疫情做了力所能及的一点事情。”疫情当前,国家危难之间,她们义无反顾抗争病魔,成为划破暗夜的光点。她们,是最美逆行者,也是承载这疫情之重的一个个平凡的普通人。
不辞辛劳,担白衣之责
儿童口腔科的患者是一群可爱的小朋友,医护人员们需要花更多精力耐心地与他们沟通。
在小朋友哭泣吵闹时,护理人员们轻声安慰;在小朋友不配合治疗乱扭乱动时,护理人员们时刻关注着机器运转,避免伤到小朋友;在小朋友们哭闹呕吐后,护理人员们不辞辛劳清理污秽。

“其实,这些都是儿科的日常工作。”护士长刘红艳告诉笔者。这句简简单单的话语,包含多少辛劳,也只有身在其中才能体会了。
疫情的突然到来,增加了她们原本就不轻松的工作量。

“这些消毒、打扫卫生的工作都是由我们护理人员来做。”原来,在疫情期间,医护人员们每诊治一位病人就必须要换一间诊室。诊治过患者的诊室,除了日常打扫卫生外,还需要把诊室的每一个角落都擦拭干净、消毒干净,然后再用三氧机消毒两个小时,才能继续在这间诊室诊治下一位患者。而这些,都是护理人员的工作。
“蒸笼”环境,克身心之苦
来势汹汹的疫情,还改变了她们的工作环境。
在疫情期间,每一个医护人员都需要穿上隔离服,上午一套下午一套。她们在上班期间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她们戴着封闭严实却并不合身的防护口罩,脑袋、耳朵被压得再痛也无法触碰一下;她们汗流浃背,仿佛身处蒸笼,也咬牙坚持。只因他们身负使命!

据了解,儿童口腔科平时一位医生一个上午能诊治至少十位患者,而疫情期间,能诊治五位患者就已经是高效率了。种种艰辛下,病魔徘徊下,是她们顶着压力,克服万难,给患者送去每一份信心,向患者传达每一份善意。
钟南山院士说过,“医生看的不是病是病人”。诚然,医生要做的不仅是竭尽全力为病人除病痛,更要与患者共情,真真切切做好以人为本。医生,是一个信仰!今生入杏林,必不负所学,谨守医德,临危不惧!
所幸,凛冬尽散,暖春已至,来日方长。所有这个冬天里失去的,都会在以后的每一个春天延续……

“5.12”国际护士节,让我们致敬所有医护人员,祝她们节日快乐,顺遂安康!感谢医护人员们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感谢医护人员们不惧病魔挺身而出,感谢2020有你们在前方照亮远航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