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故事】二次矫正有多难?为什么医生都不接诊我
2024-10-22 10:44:21正畸科
“我在外地做了矫正,现在回泸州了,我找了好多医生都不接诊我!都说太难了。”这是陈女士第一次就诊时的感叹。
陈女士第一次来口腔医院就诊,是在2019年10月,当时的她口内已经粘好了托槽,在外院的正畸治疗已经进行了1年半了,可是由于工作地点的变动,陈女士回到泸州。咨询多家诊所医院,由于病情复杂,并未能继续正畸治疗。几经辗转,最终找到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选择徐晓梅医教授的医疗团队来完成自己接下来的治疗。
经过最初的检查,陈女士有着凸面型、上下颌牙列间隙、下中线左偏、后牙反合等问题,同时陈女士还患牙周炎,其全口牙牙龈退缩,黑三角较多。因此,如何在保证牙周健康的情况下,达到健康、美观、功能的理想效果,成为团队考虑的最大问题。经过对陈女士的影像学分析以及与患者沟通后,团队决定仍然继续使用固定矫治的方法来完成陈女士的治疗。
在治疗期间,由于疫情原因导致陈女士无法按规定时间就诊,而考虑到病人病情的复杂性,徐晓梅教授常常加班为陈女士看诊以保证治疗效果。在治疗过程中陈女士又经历怀孕生子,这使得正畸治疗进程又被延长。在这一时期,虽然陈女士无法进行正畸治疗,但徐晓梅教授为保证患者的牙周健康,在陈女士孕期一直紧密关注着她的牙周情况。最终随着治疗过程的不断推进,陈女士的咬合有了显著的改善,后牙反合得到了解除;上下颌中线不齐的问题也被解决,上下中线变得协调;前牙内收一部分后,面型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颏部肌肉的紧张也得到了缓解。同时口内的卫生状况也维持的较好,牙周炎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在治疗结束时,陈女士对效果感到满意:“整个矫治过程进行五六年了,终于在今天结束,我心里很开心,也非常感谢徐医生和她的医疗团队。”对于后续的保持器佩戴,陈女士表示会遵照医嘱,每天按时佩戴。
这段正畸之旅虽然时间较长,但也让陈女士收获了美丽的笑容,同时也维持了自己的口腔卫生情况。相信在治疗结束后,陈女士会迎来更自信的未来。
徐晓梅,正畸科和正畸教研室主任。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底特律大学牙学院访问学者。从事口腔正畸学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二十余年。在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以及牙周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正畸治疗等疑难病例方面有较多研究。近年致力于隐形矫治技术和儿童早期矫治的开展。以一作和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获批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6项。主持4项省部级及多项厅局级和校级课题。目前担任四川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女医师协会口腔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口腔医学会计算机和口腔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正畸专委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科研管理分会委员,医促会睡眠呼吸专业委员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睡眠专委会口腔学组委员。 是RW国际正畸学会会员,世界口腔联盟(WFO)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