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守护孩子的“微笑工程”?

2025-08-12 10:42:49儿童口腔科 图文/朱宗霞

1.  清洁口腔,从出生开始!

出生后:每次喂奶后用干净的湿纱布或指套巾轻轻擦拭牙龈和舌头。

3岁以下:建议使用无氟、低氟牙膏(含氟量≤0.05%)或米粒大小(15~20mg)牙膏用量,避免吞咽导致氟摄入过量。

3-6岁:可选择含氟量0.05%~0.1%(500-1000ppm)的牙膏,但需家长控制用量(豌豆大小)并监督刷牙,减少吞咽风险。家长需帮助或监督刷牙直至孩子7-8岁,能独立且有效地刷干净(通常要到10岁左右)。


 刷牙方法:儿童的刷牙方法主要包括圆弧法和拂刷法,选择何种刷牙方法主要与儿童的年龄有关。1、如果是6个月左右的儿童,第一颗乳牙可能刚开始萌出。此时家长可以用指头牙刷或者纱布做的指套,蘸取温开水后帮孩子清洁牙齿。2、如果是1岁以后的儿童,乳牙可能已经萌出8颗左右,且上牙和下牙各有四颗。此时家长可以用婴幼儿的牙刷蘸取牙膏来帮孩子刷牙。3、如果是3岁以后的儿童,行为能力可能有明显地提高,此时家长可以指导孩子自行刷牙。临床上,特别提倡让此种年龄的孩子用圆弧法刷牙,即通过牙刷在牙齿上画圈来刷牙,可以达到很好的清洁效果。4、如果是学龄期的儿童,上小学后的儿童,行为能力可能更强。此时儿童可以用拂刷法来刷牙,即通过水平颤动牙刷的方式来刷牙。

使用牙线:当两颗牙齿紧密相邻(通常后牙先出现)时,就需要每天使用牙线清洁牙缝。孩子需要家长帮助使用牙线。


2.  科学饮食,远离“糖衣炮弹”

限糖:严格控制糖果、巧克力、蛋糕、饼干、含糖饮料(果汁、汽水)、蜂蜜等的摄入频率和量。避免在两餐之间频繁吃零食。

健康零食:选择水果、蔬菜、奶酪、无糖酸奶、坚果(注意年龄防呛咳)等。

饮水:鼓励多喝白开水。含氟自来水是预防龋齿的好帮手(需确认当地水质)。

避免奶睡:绝对不要让孩子含着奶瓶(无论里面是奶、果汁还是其他甜饮)入睡!这是导致“奶瓶龋”的主要原因。


3.  合理使用氟化物

含氟牙膏:是安全有效的日常防龋手段,务必使用。

涂氟:牙医根据孩子患龋风险,定期(通常3-6个月一次)在牙齿表面涂抹高浓度氟化物,形成保护层。

氟化水源:如果当地自来水含适量氟,是极好的群体防龋措施。


4.  窝沟封闭

时间:恒磨牙(六龄齿)通常在6岁左右萌出,第一前磨牙和第二前磨牙在10-12岁左右萌出。

作用:在牙齿咬合面的深窝沟处涂布一层流动性树脂材料,封闭容易藏匿细菌和食物残渣的“沟壑”,有效预防窝沟龋。这是保护孩子恒牙的关键一步!



5.  定期口腔检查

   第一颗牙萌出后6个月内或1周岁前: 应进行第一次口腔检查。

   之后:每3-6个月定期拜访牙医,进行常规检查和洁牙。早发现、早治疗,孩子痛苦小,花费也少。

   牙医的作用:检查牙齿发育和口腔健康、提供专业清洁(洁牙)、涂氟、窝沟封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给予个性化口腔保健指导。


6.  保护牙齿,预防外伤

    家中做好防护,避免尖锐桌角。

    进行轮滑、滑板、自行车、篮球等高强度或对抗性运动时,佩戴运动护齿器。

    乘车务必使用儿童安全座椅。

7.  纠正不良口腔习惯

及时纠正吮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习惯,必要时咨询牙医或正畸医生,可能需要佩戴矫治器干预。


给家长的小贴士

以身作则:家长自己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孩子会模仿。

趣味引导:用绘本、动画、儿歌、小游戏等方式让孩子了解刷牙的重要性。让孩子挑选喜欢的牙刷和牙膏(含氟)。使用计时沙漏或唱歌保证刷牙时间。

积极鼓励:表扬孩子的配合和进步,不要强迫或斥责,让刷牙成为愉快的亲子时光。

看牙准备:提前用积极的语言告诉孩子看牙医是保持牙齿健康的好事。避免传递自己的看牙恐惧。选择专业的儿童牙科(儿牙),环境更友好,医生更擅长与孩子沟通。

记住:预防永远胜于治疗!在孩子的口腔健康上投入时间和精力,是为他们一生的健康和自信打下坚实基础。从第一颗牙开始,就请认真对待吧!

越早开始,越轻松,越省钱!孩子的灿烂笑容,值得最好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