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质控中心详细

四川省口腔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质控指标 (2016 年版)

2016-11-03 17:15:00

一、口腔科门诊指标

1.椅护比

指标解释口腔门诊综合治疗(牙椅数量与护士数量之


比。


计算公式:椅护比=口腔科士总


×100%


开放牙综合疗台牙椅

意义由于院感控制和四手操作的需要口腔门诊护士应达 到一定数量,即护理人员配置。

2.医护比


指标解释:注册口腔医师与护士的数量之比。 计算公式:医护比= 口腔师人×100%


科护总人数

意义:口腔门诊医护人员配置情况。

3.根管治疗比

指标解释:需接受牙髓治疗的患者中根管治疗的比率。



计算公式:根管治疗比=疗例数


×100%


成人牙治疗

意义牙髓治疗是口腔科门诊最多见的治疗之一根管治疗 是目前标准牙髓治疗方法,体现牙体牙髓疾病的治疗水平。

4.义齿重做率

指标解释:各类义齿重新取模制作的比率。 计算公式:义齿重做率= 义齿完成后 2 月内重新取模制作的例×100%

义齿复例次

意义义齿需要重新取模制作者可反映临床医师的义齿取模、


设计和修改水平,同时也反映其制作中心质量的控制能力。

5.拔牙并发症率


指标解释各种拔牙术中术后并发症占所有拔牙病例的比例。 计算公式:拔牙并发症率= 术中后并症例×100%


拔牙疗例次

意义拔牙并发症反映了医生对拔牙技术的熟练程度和对拔 牙术难度的评估能力。

二、口腔颌面外科病房

6.口底颈部间隙感染病例死亡率

指标解释累及口底和颈部 2 个以上间隙感染的病例的死亡

率。

计算公式:


口底颈部间隙感染病例死亡率= 多间感染亡人×100%


口底间隙染人数

意义口底颈部多间隙感染可能导致窒息脓毒血症等严重 并发症并可能危及生命该类患者转诊可能延误病情最好是 就近处理这个疾病的处理体现了口腔颌面外科本身的技术能 力,也反映其与其他专业和合作能力和水平。

7.口腔颌面部感染重返住院率

计算公式:


口腔颌面部感染重返住院率= 人出 1J 天内住院例次×100%


有口腔面部隙感例次

意义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是常见病和多发病累及的间隙 和是否继发骨髓炎等因素导致临床治疗的不确定性治疗不彻底 可能导致感染复发而在短期内再住院。

8.口内手术术后感染率

指标解释:切口涉及口腔黏膜的手术中术后感染的比例。



计算公式:口内手术术后感染率= 口内手 15 天内生感×100%


所有内手例次

意义口腔内为污染环境术后感染与术前的局部清洁 术中的伤口关闭技巧和患者全身情况有关在患者能耐受手术的 情况下围手术期治疗和护理临床医师的手术技巧与术后感染 关系密切,可准确反映出该科室总体的业务能力。

9.牙拔除术住院治疗比率


指标解释:住院患者中以牙拔除术为主要手术的比例。 计算公式:牙拔除术住院治疗比率=   拔除为主手术×100%


术例次

意义牙拔除术是口腔外科门诊常规治疗若将其收住院治 疗,将较大幅度提高住院治疗费用,造成公共卫生资源的浪费。 牙拔除术占比越高,反映该医疗构外科技术水平越低。

10.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DDD)

指标解释以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抗菌药物的 DDD

(即 DDD/100 人天)表示。 计算公式: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强度=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消耗量(累计 DDD ×100%

期收治者人

①抗菌药物消耗(累计 DDD =所有抗菌药物 DDD 数的和。

②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同期出院患者人数×同期患者平均 住院天数。

意义是控制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的重要指标按照国家 卫计委抗菌药物专项整治方案口腔专科医院住院患者抗菌药物 使用强度应控制在 40DDDs 以下。

11.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指标解释Ⅰ类切口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患者数占同期 Ⅰ类切口手术患者总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


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使用率= 口手预防抗菌物总例数×100%


Ⅰ类口手总例数

意义是衡量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合理性的重要指标按照国 家卫计委抗菌药物使用指导原则规定外科手术预防用药目的为 预防手术后切口感染,以及清洁-污染或污染手术后手术部位感 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Ⅰ类切口手术通常不需预防使 用抗菌药物口腔专科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 比例不超过 30%

12.平均住院日


指标解释:院患占用床日数与出院患者人数的比例。 计算公式:平均住院日= 者占总床日数×100%


院患人数

意义平均住院日是反映医疗资源利用情况和医院总体医疗 服务质量的综合指标是评价医院作效率和效益医疗质量和 技术水平的综合指标全面地反映医院的医技力量和医院 的管理水平。